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夜市便成了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当地。但是热烈的背面,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呈现,与这份烟火气方枘圆凿,既破坏生态环境,又影响公共秩序。 11月16日晚上7时20分,蜀山街夜市,门客吃完食物,地面上满是处处乱丢的烟盒、饮料瓶、塑料袋等白色废物。 11月16日晚上,蜀山街夜市人声鼎沸,各个货摊前坐满门客。门客离去后,地面上满是处处乱丢的烟盒、饮料瓶、塑料袋等白色废物。周边草坪更成了非机动车“暂时泊车场”,电动车、自行车碾过草坪停放,留下片片碾压痕迹。 蜀山街与鱼山街交界处,活动摊贩将货摊延伸至马路中心,抢占路途空间,阻止行人和车辆通行。此外,单个市民遛狗不牵绳,宠物狗在人群中络绎,让不少人忧心。 11月17日晚上8时12分,同运南街夜市,两辆机动车停在斑马线上,中心仅留一点缝隙供行人通行。 11月17日晚上,同运南街夜市不文明现象相同较为杰出。两辆机动车停在斑马线上,仅留一点缝隙供行人通行。一个废物桶被随意摆放在马路上,而路周围的行道树却成了“杂物堆放点”,打扫东西、商贩的桌椅、打包箱等凌乱堆积。 11月17日晚上7时53分,同运南街夜市,行道树旁堆积了打扫东西、商贩的桌椅、三轮车等。 夜市烟火气是城市温度的表现,但文明有序才是这份温度的“保鲜剂”。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巡查监管,清晰货摊边界、标准车辆停放、增设废物搜集设备,用准则划出文明“红线”;商贩应据守诚信运营、文明运营的底线,自动保护货摊周围的环境,一起营建有序的运营气氛;市民作为夜市的参与者,更要建立文明认识,做到废物入桶、标准泊车、牵好犬绳,用本身举动为夜市烟火气“加分”。等待各方携手,让夜市热烈不越界,烟火气与文明同行,成为市民休闲与城市文明的窗口。